close
八,整體性
你藉由寫作學習書寫。這是一個事實主義,但是使它成為事實主義的是因於它是實情。唯一學會寫作的方法是逼自己在一個常規的基礎上製造實際數量的字句。
如果你去過報社工作,他們要求你每天寫兩到三篇的報導文章,你在六個月後一定成為一個更好的書寫者。你不必要寫得好,你的風格可能仍然充滿著混亂和成腔爛調。但是你可以運用你的能力在紙上放置英文語言,得到自信並且認可最平常的問題。
所有的寫作作品都是亟欲解決一個問題的發問。它可能是一個問題像是何處去得到實情或如何去組織物質。不管如何,它們都必得被面臨和解決。有時候你將失望於找不到正確的解決之道,或任何解決方法。你會想,「如果我活到九十歲,我將永不從紊亂中脫身。」我經常自我這樣反思。但當我終究真的解決問題時,正因我像一個割掉第五百個闌尾的手術醫生;我以前曾經到達此絕境。
整體性是良好書寫的主播。所以,首先,直接得致你的整體性。整體性不只使讀者保持不掙扎出所有的方位之外;它也滿足讀者的潛意識的需求秩序和再次確定他們全都在控制當中。所以選取自許多多元性並且拿起你的抉擇。
一個選擇是發音的整體性。你想要去寫第一人稱,作為一個時態者,或是以第三人稱,作為一個觀察者?或者是用第二人稱,那個海明威所被拘束住的運筆寫作者的達令?(你知道這必需成為最為針刺痛的巨人進擊,你曾經從一個凹陷箱子的座位上見過,而你並非只是某些青澀的少年他們還仍然乳臭未乾。)
時態的整體性是另一個選擇。大部份的人主要都書寫過去式(我前幾天去過波士頓),但有些人同意書寫現在式(我正坐在紐約客限制區的吃飯餐車中並且我們將前往波士頓)。不被同意的是前後轉換不一。我並不是說你不能使用一個以上的時態;整個時態的目的是去使得一個作家在其各種的階段中處理時間,從過去以至於假設的未來(當我從波士頓車站打電話給我媽,我明暸如果我先寫信給她說我將要去看她,她必定會在那邊等我)但是你必須要選擇你原則上即將告知讀者的時態,不管你沿路上可能瞻前顧後多少次的回首。
另一個選擇是感情的整體性。你或許想跟讀者對談,以休閒的發聲,就像紐約客雜誌勤奮的精練編輯。或者你想接進讀者,以某種制式化去敘述一系列的事件,或是去展現一些重要的事實。兩種聲調都是可被接受的。事實上,任何聲音都是被接受的。但是切忌千萬不要混合兩三種聲調。
這種致命的混合在尚未學習控制的作者之間很常見。旅遊寫作是一個顯眼的例子。「我太太,安,還有我,總是想去造訪香港。」作者這樣開始寫,他的血液充滿著回憶的騷動,「所以有一年春天的某日我們自己找到一張航空海報所以我說,「我們出發吧!小孩都長大了。」他繼續,持續敘述和藹的細節,有關他和他的太太在夏威夷停留,並且擁有一個滑稽的時間在香港機場換錢並找到他們的旅社。好的,他是一個真人帶我們沿途走上實境旅程,而我們可以認同他和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